时间:2018-11-11 来源: 古盏堂
“兔毫”一词,是建盏釉色中,唯一不具争议,且淋漓尽致体现宋人的美学观点,宋代之美学,穷究事物之理,崇尚自然之趣。宋瓷多取单色,一派田园气象,生动烂漫。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本来是用来形容钧瓷之釉色,但用在建窑釉色上,同样非常贴切和形象。建窑釉色不比钧窑张扬,但却更加含蓄而细腻生动。微妙的变化,鲜明的个性,赋予了建盏的魅力,无穷!
建盏之名,油滴、曜变实在离宋境太远,朱光焯《中国古瓷在印度尼西亚》文中提到西方人批评“油滴”两个字不够风雅,应该有一个更为优美的表现名称,真是羞煞我等。而我们也只能从宋代所遗留的文字中寻得吉光片羽。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黄庭坚)
北窗高卧鼾如雷, 谁遣香茶挽梦回? 绿地毫瓯雪花乳, 不妨也道入闽来。(陆游)
关于兔毫,诗词繁多,种类也远不止金、银、异毫几种,以下是兔毫微观图,虽是兔毫的冰山一角,但也可窥看出兔毫的百般姿态。
你有万种风情,等待我一一探寻。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