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0 来源: 网络
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经过近4年持续发掘,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以下简称州桥遗址)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不同时期遗迹遗存,实证开封“城摞城”奇观。该遗址所出土文物中,大量来自不同时代的景德镇瓷器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些被考古人员从数以万计的碎瓷片中拼对而成的陶瓷完成件,主要有哪些器型,它们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带着诸多疑问,本报记者专访了参与州桥遗址发掘考古项目联合考古的陶瓷专家——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年教师陈天民。
州桥遗址位于开封市中山路中段,是北宋东京城内御街横跨汴河的重要通道,也是东京城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国家文物局在发布会上披露,州桥遗址共出土各类文物标本6万余件,其中瓷器标本5.6万余件。陈天民告诉记者:“官方披露的5万多件指的是典型标本,实际上出土的要远远多于这个数,主要是由于有些碎片还在进行拼对,所以没有纳入统计。随着发掘的持续进行,以后公布的数据应该会呈倍数增长。”
陈天民介绍,从目前来看,州桥遗址出土的历朝历代瓷器出自众多窑口,但来自景德镇的瓷器占比应该是最大的,“宋元时期的景德镇青白瓷和明清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超过了半数,器型主要以使用的碗盘为主,还有部分陈设器等”。
“这应该是景德镇作为瓷器生产地之外,发现景德镇瓷器最多的单个遗址,也就是瓷器的消费地。这对于我们认知景德镇瓷器从生产、流通最后到消费有重大的作用。”陈天民认为,在北宋都城开封出土这么多景德镇青白瓷,而且数量远多于当时其他的名窑产品,足以说明一个事实——景德镇瓷器深受那个时期首都人民的喜爱。
“第一次在同一个遗址里接触量这么大、品种这么繁多的瓷器,我还是非常激动的。”陈天民说,要把陶瓷碎片整理分类、拼接复原,工作量巨大,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判断这些出土陶瓷标本出自哪个窑口的难度。
不过,这些困难不会难倒陈天民等考古专业人士。在他们看来,对这些陶瓷遗存的发掘科考意义重大——目前出土的大量瓷器,就可以反映出开封作为城市区域中心的地位,各地的瓷器都卖到这里来,说明在那个时代,开封就是各地商品的集散地。瓷器作为当时主要的贸易商品之一,对它的窑口、年代判断和数量统计,能探究开封城在历朝历代的消费情况等。“这对我们进行学术研究及阐释开封城的城市史有重大的作用。”
陈天民透露,目前州桥遗址的陶瓷遗存整理工作尚未完成一半,发掘工作仍在继续,未来应该会有更多重大的发现。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