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9 来源: 古盏堂
他,爱盏如痴 ,从事陶瓷烧制和创作40余载 ,殚精竭虑,备尝艰辛,是恢复宋代金油滴建盏烧制技艺的第一人。如今已过六旬的黄美金,仍然坚守在建盏技艺研究和烧制的第一线,培养了一批出色的中青年传承人,学习传统文化 树立匠心精神。
其实每个建盏工艺师都想攻克建盏所有的难题,只是现实桎梏之下,常常不允许他们自由发挥。
黄美金也是一样,金油滴让他出名,也耗费了他非常多的精力。他虽然通晓建盏的烧制技艺,但世人只知道他会烧金油滴。
好在黄美金的职业之路并不孤独,他有儿子黄文勇伴其左右,一个愿意和父亲共进退,有拼劲、有创意的继承人,这不得不说,是黄美金这样老一辈手艺人的幸运。
黄文勇,1981年出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中国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现任福建省建阳市御窑陶瓷研究所所长。在建盏界,黄美金作为仅有的几位顶尖建盏大师之一,其大名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黄文勇,正是黄美金的儿子。然而,本该是幸运的一件事,对于黄文勇来说,却意味着一场“痛苦”的回忆。
和目前许多学习制盏的人不同,跟随父亲黄美金学习烧盏,并不是按部就班的练泥、拉胚、上釉、烧制……父亲在很长时间只让他做最基础的工作,或者说,更像一个打杂的。选瓷矿、粉碎、淘洗、练泥、揉泥等,最高程度也就到拉胚,还兼做些青白瓷器的坯,从不让学习建盏调釉和烧制。
累过,苦过,失落过,心里也曾对父亲埋怨过,无论如何,得到的回应只有一个:建盏的后道很难,你还需要打好基础!
然而,这基础一打便是多年。没有真正做过的人,无法体会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乏味,天天重复着做一件事,做到烦、做到疼、做到吐,这种如老僧坐禅般的磨炼,又有几人能够坚持下来?打基础,磨练的不仅仅是技艺上的进步,更是洗去心灵上的浮躁,磨去稚嫩,最终返璞归真。
本是年少轻狂、肆意妄为的年岁,却在父亲的磨练下,拥有了一副远超年龄的沉稳气度。直至今天烧盏有所成就时回想,黄文勇才理解,父亲说的“难”并不是技艺上的难,不是自己看到父亲制盏所操劳的“难”,而是心理上的“难”,是建盏变幻莫测般的属性下,需要一颗平静、隐忍、谦卑、细致的心去应对。
面对成与败、得与失,心灵上的“难”是最难跨过的坎,看淡得失,以一颗平常心去钻研探究,才是一位真正大师应该具有的品质。这也是建盏大师黄美金给儿子黄文勇最好的磨炼。
黄文勇是幸运的,有位建盏大师的父亲,时时教导,日日熏陶,年纪轻轻便已经有了大家风范。不过,光鲜的外表下,往往是超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数年辛苦磨炼的打煞基础,其中的艰辛泪水,又有几人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相信,黄文勇的路,才刚刚开始!
作品赏析
银油滴钵体盏 [ 编号:75775 ]
此款银油滴钵体盏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建盏与钵的结合,是两种文化的融合,取“衣钵传承”之意,钵也成为了建盏器型。但这种器型并不是今人创造的,在宋代的建盏中其实就已经有这种器型。整体器型规整,釉面光润,器型如钵形,极为优美,尺寸适中,拿握方便。结晶自然有序,油滴的斑纹优雅,且泛发出好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泽,甚为惊人。品质上乘,亮可照人,有庄重素雅之美,是难能可贵的工艺精品。
蓝油滴香炉盏 [ 编号:75771 ]
香炉盏,以传统香炉为设计原型,口唇矮短外卷或无明显曲折,圆腹圆壁,整体造型像半个球。显得雍容华泰,特别可爱。高足的设计,让其不失古韵。杯身内外,蓝油滴分布稀疏有秩,极具观赏性。留心你还会发现,盏内在自然光线下斑纹呈螺旋状分布,加入茶汤后,更是能够带给人别样的品茗体验。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