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7 来源: 古盏堂
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它就像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天起,黑夜渐短,白昼渐长。冬至开启了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序幕,此节气过后,气温往往会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到了。
在冬季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可能都有遇到过,在品茗杯注入开水后,导致炸裂的经历。伴着“beng”的一声,品茗杯报废不说,流出来的开水还容易烫到人。
品茗杯作为茶席上比较贵重的器物,价格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若也如这般,岂不是暴殄天物?像建盏,茶人养盏不易,也自是不答应的。
在寒冬低温的情况下,若贸然注入开水,品茗杯底部率先受热,与顶部温度产生落差,局部产生的热胀冷缩反应,会直接导致其上下硬度、张力不一,从而给品茗杯造成伤害,容易出现“炸裂”的现象。
为了避免“炸裂”的发生,冬季使用品茗杯时,这些小细节千万不可马虎。
细节之一:
将品茗杯注满六十度左右的温水,并静置一到两分钟,在这过程中慢慢提升品茗杯的温度,恒温后,便可将温水倒掉,再注入开水。
细节之二:
先将杯子内注入三分之一的冷水,再注入适量开水混合,让品茗杯慢慢适应温差,待杯子温上升后,倒出温水,便可开始冲泡。
细节之三:
茶事结束后,杯子温仍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务必待其自然冷却,切勿直接冷水冲洗。
细读以上三点,懂行的茶友们可能便要说了,这不就是细致一点的“预热”嘛。
没错,其实保护好品茗杯不需要很繁琐的步骤,恰恰是日常使用过程中细心一点,爱惜一点,便是对品茗杯最好的保养了。
平时用它来沏茶蕴香为自己酿一杯子好汤,关键时刻也需得容许它的“娇气”,多一分细腻,便是多一分呵护。寒冬护“杯子”行动,从细心开始!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