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9 来源: 古盏堂
茶与瓷之关系,历来为研究瓷器和茶史的人们所瞩自。现存文献中最早的茶诗—西晋杜育《井赋 》中:“器择陶拣,出自东欧”之句,一直是陶瓷研究中的焦点之一,为不可多得的陶瓷史料记载。
瓷器在文化的星河中一直不停闪烁,不同的瓷器也昭示着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文化,通过瓷器看历史,一直是我们探访古今的重要途径。
青瓷茶器
陌上花开青瓷杯[编号 : 67721]
青瓷的茶碗造型也极为丰富,有荷花形、葵花形、海棠形等各种花形口样式,徐濥的“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和施肩吾的“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都是对越窑青瓷的赞美之句,足见当时越窑青瓷茶碗釉色之美。
龙泉青瓷历史积淀深厚,传统工艺也得到较为完成的继承。现代龙泉青瓷继承了古代产品特色,并有所突破和发展,龙泉青瓷工艺大师们艺术创作正在进入思维活跃、灵感高涨、创作力丰富的黄金时代。
白瓷茶器
九段妙手青花香炉杯[编号 : 67628]
白瓷在北方出现的比较多,白居易曾诗:“白瓷瓯甚洁。”。彩瓷茶具的粉青釉釉层凝厚,釉面透明光泽,外观柔和淡物模印制,产量高,质量精,普茶清且有韵味,广受时人喜爱。
简单来说,白瓷是用含铁量低的瓷土制成瓷坯,再施以透明的釉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素白瓷器。中国瓷器品类繁多,白瓷只是传统瓷器分类中的一种。但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白瓷却有着大巧若拙、至精至简的极致审美体验。
黑瓷茶器
满天星-青云[编号 : 68536]
宋代茶品推崇白色,而茶具则崇尚黑釉盏,在历史上独树一帜。银丝兔毫,褶褶生辉;剪纸贴花,栩栩如生;鹧鸪天目,斑斑曜变。黑釉盏与茶汤黑白分明,反衬汤花之美,宋代崇尚道教,白茶黑器也深谙阴阳之道。
建窑,其窑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的后井、池中村一带的建阳窑,以产黑瓷著称。建窑是我国宋代几大著名窑口之一,始建于晚唐五代时期,最早以生产青瓷为主,至宋代时建阳窑窑炉群集,有长龙窑九十九条,烧制了大量的黑瓷。建盏按照釉面纹理可分为乌金(绀黑)、兔毫、油滴、鹧鸪、曜变、杂色等六大类。
关于建盏的收藏价值,一般来说,出土的宋代老盏,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而当代的建盏作品,不仅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很多茶客都使用建盏饮茶,改善水质提升茶的口感),同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特别是名家作品,被诸多建盏爱好者所喜爱和收藏!当然,我们都知道建盏的收藏价值除了与建盏本身的品质有关,还与制作建盏师傅的知名度呈一定的相关度。
“茶滋于水,水籍于器”。国人对喝茶这件事有着细致的行为讲究,古有斗茶、点茶活动,今有各种各样的茶会和雅集。民国文人周作人就曾经感慨地说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