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18 来源: 古盏堂
1979年以来,失传数百年烧成黑釉建盏的技艺就在不断的恢复与发展,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现在建盏不仅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兔毫斑、油滴斑、曜变斑以及一些杂色釉斑纹的烧制工艺更是得以传承。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建盏大师陆金喜以及他的曜变复原之路。
陆金喜与曜变釉
陆金喜:不仅有纯熟的传统油滴、兔毫烧制技艺,还掌握建盏曜变技术,是福建省陶艺大师、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从事建盏收藏研究近20年,现有建阳水吉窑、武夷山遇林亭窑、延平茶洋窑等各类藏品一万余件。陆金喜曾多次为国家领导人介绍过建盏工艺;与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叶佩兰、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张宁、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教授叶文程探讨交流建盏技艺
曜变釉:曜变盏的斑纹由黑色的斑核与彩色的光晕组成,斑核以群落出现,光晕会随着晃动变色。而油滴斑则是单个出现,颜色固定。曜变盏要在光线(自然光为佳)下欣赏,才能尽显它的瑰奇之美。已知的存世完整曜变盏仅三件,且藏于日本,悉数被定为国宝。
披荆斩棘—复原曜变之路一往无前
为了成功恢复宋代曜变建盏的烧制工艺,陆金喜大师可以说是尽心尽力。据其当时的友人介绍,那时的陆金喜大师开始静下心来阅读相关专著,看遍相关文案,将所看所学深深映入脑海;他还请教材料学、陶瓷学家,将请教所得归纳整理;不仅如此,老盏标本的搜集考察他也不曾落下,他曾奔赴全国各地收集珍贵的宋代建盏整器、残件和标本,他甚至远赴海外收购流失在异国的宋代建窑建盏,最后观察、记录、研究,每一项都倾尽心力。攻克了理论上的难关,陆金喜大师又开始投身“实战”。二十年的漫长岁月,夜以继日地实验、分析,遇到难关,他也不曾放弃,修改方案和重新实验的循环占据了生活的全部。
天道酬勤—复原曜变之路硕果累累
2016年二月份,陆金喜大师新烧的三只曜变天目建盏被日本大阪市东洋陶瓷美术馆正式收藏。日本相关机构收藏中国当代陶艺家烧制的建盏,绝对是空前的一次。之后从日本赴华寻访陆金喜的日本陶瓷研究院小林仁博士也称,陆金喜烧制的曜变天目建盏,是最为接近宋代曜变天目的新烧曜变盏。
陆金喜:曜变束口盏赏析
神秘莫测的曜变本已失传千年,却借陆金喜之手再度复活,书写出建盏界最新的华丽篇章。如假包换的这款曜变盏,内外壁自然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围绕着这些斑点四周还有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而且从器皿的整体来看,也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出现大面积的色彩变幻,就仿佛是一只变色龙一样。此乃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尤物,斑点周围闪耀着蓝色光彩,无比奇特。
【编号:49475】
外壁:采用纯天然矿物釉,釉面上斑点内黝黑,就像宇宙中“黑洞”般深邃,斑点外光晕环绕,五彩斑斓,彩光四射!
内壁:斑核外环绕着彩色光晕,光晕会随着光照角度的改变,幻变得七彩斑斓,就像彩色的夜空绚丽多彩。曜变盏不仅兼具点、线、面的多重几何美感,更在此基础上升华出神秘多变的辉彩。
底部:底部印有“晦翁”或“放翁”底款,晦翁为宋代大家朱熹的名号,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放翁是著名诗人陆游,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侧面印有一个“喜”字,具有独特身份,极具收藏价值。
苏轼曾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相信在众多建盏匠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有更多更精美的建盏呈现给大家。想要了解更多与建盏相关的资讯,关注古盏堂,更多精彩等着你。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