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盏堂

  • 全球建盏连锁品牌
古盏堂 >> 古盏堂新闻 >> 名家访谈 >> 新闻详情

道法自然,龙泉青瓷里的道气

时间:2016-11-17 来源: 古盏堂

龙泉青瓷里有大家散文的味道,青色里含着静,仿佛一位出世的道人。龙泉大师的手工拉胚作品,可凝望,凝望时会神游天外,进入庄周所言的“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的境界。

 

而青瓷上的这层釉所含的道气,不去看龙泉的山水是感受不到的。

 

要看龙泉的山水,需得入深山里,绕好几道弯。然后见景象豁然开朗,草木葱郁,静水深流。

 

那是怎样的一种水呀,有祖母绿般的翠色,潺潺地流着,又极冷,且清澈。水里还放养着几尾锦鲤鱼,游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绰绰约约,让人想起柳宗元的散文。久望但觉心之淡,气之漠,可顺万物于自然而纳天地。把这样的山水刷在陶土上,自然就有了“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的诗情画意。

 

这片山水的边上,有青瓷宗师李怀德的旧居。

 

那是一处大宅深院。入门便见一“回”字型池塘,池塘中央有一只硕大的石球,水池上筑石球,是有道家意味的。院子里有几间阔大敞亮的木制结构的平房。想当年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一代青瓷大师李怀德,他创新了哥窑、弟窑的制作方法,还培养了新时代的龙泉青瓷大师徐朝兴。旧屋依稀能见当年大户人家的气息。只是久不住人,长满了青草爬满了青苔,不过阳光照射处,房屋依旧宽敞透亮。

 

龙泉的青瓷大师,大多处世超脱,我与其中最为年轻的陈爱明略有些交情,得过他的一只青瓷笔洗,捧在手上有碧水云天的味道。陈爱明自幼刻苦研习青瓷技艺,只求手艺日益精湛,与世无争。
万事万物相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离李怀德旧居不远处,我们遇上了一群同样有着青瓷般乐响的建筑,还未完工。是西湖隐居的主人黄严用众筹的资金,邀约一位德国建筑设计师用浙江山区随处可见的竹子建造的留客的居所。远观似青瓷的花瓶,细看,构筑房屋的钢筋水泥被一杆杆压制成束的细竹所代替。有工人在给这些竹子刷防腐的油漆。在建筑材料里,竹子是极环保的材质,取之山水,又融于山水。这样的哲理是龙泉青瓷所内涵的,也是这片山水所要传达给世人的。恰好被这些建筑物所表达了,于是便与周遭相融了。

 

 

这片有道家之气的山水里还有一个青瓷小镇。用龙泉青瓷碎片和溪水里的鹅卵石铺成的地面,有介绍龙泉青瓷历史的陈列馆以及工人们手工拉胚制作龙泉青瓷器皿的现场。我们见着了像一条龙那样卧着的龙窑,馒头样的“馒头窑”,和水落木轮,木轮带动木桩铸瓷泥的水车。青瓷小镇现在被一个上海商人用30亿的重金买下,他想让这座小镇日日泛着青瓷般的光泽。也想着让这座小镇孕育出更多的如李怀德般的大师。

 

精明的上海商人之所以会花重金买下这片土地,除了对青瓷本身的热爱之外,还源自于对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厌倦。他买下的不仅仅是一个小镇,还有对超脱尘世的道家哲思的一种向往。这在当下社会才是真正的稀缺,所以他一掷千金,毫不犹豫。

 

 

然后,我们在山顶的一间茶室又遇上了青瓷的另一种姿态,没有上釉前的陶器,以及青瓷中的紫金陶壶。紫金陶壶的胎很薄,泛着紫红的光,据说因为含铁量高而能吸附水里的铁锈,用这样的壶煮出来的水,是软水,可养生。我们坐下,央茶客用紫金陶壶的水冲泡了一壶野生红茶,入口极温润,又淡,如不远处的山水般。初生的泥未曾加工的模样,是这片山水最真实的表达。

 

归程时,我怀揣着一盒青瓷,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带走,同时带走的还有龙泉这片山水的灵气,以及道、德、天合一的道家精神。

 

如果龙泉山水是有道气的话,那么龙泉青瓷便是这道气里的眼。

作者:韩晓露: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家。出版散文集《人间有味》、《心生愉悦》。

TAG关键词: 编辑:小Q
  • 上一篇:
  • 下一篇: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福建省建阳建盏协会 龙泉青瓷行业协会
艺术顾问:孙建兴  陈大鹏  蔡炳盛  黄美金  陆金喜  江有庭  董炳华  叶小春  毛正聪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公众号
小程序